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

更新--Thu Jan 14 08:04:56 PST 2010

http://www.hantang.com/chinese/ch_Articles/herbiology.htm
神農本草經(06/06/2006) 神農本草經成書年代,說法不一,有人認為是戰國時期,有人認為是秦漢時期,也有人認為是東漢時期,經過許多醫家綜合整理,不斷收集秦漢時期資料,再整理而成,之後再拖名神農而成之書,姑且不論源起於何時期,但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本草藥典,其地位是無庸置疑的,其原著早於唐代初年已經失傳,現在流傳的版本是明清以後的學者根據宋代[太平御覽],[証類本草],和明代的[本草綱目]等書,進行整復編輯後,重新出刊的,以清代孫星衍,孫馮冀合輯本(1799),最為廣傳. 原書共載藥物三百六十五種,其中植物藥二百五十二種,動物藥六十七種,礦物藥四十六種,這些藥大多療效確實,至今仍被使用,其中涉及病症約一百七十多種,包括了,內,外,婦,眼,耳,喉,齒,等各科的疾病.對於有毒性的藥物,強調必須以小劑量開始,逐漸增加劑量,以免造成藥物中毒的後果,其原則是[若用毒藥療病,先起黍栗,病去即止,不去,倍之;不去,十之,取去為度],對於服藥法也有規定,"病在胸膈以上者,先食後服藥:病在心腹以下者,先服藥而後食:病在四肢血脈者,宜空腹而在旦:病在骨髓者,宜飽滿而在夜",因東漢時期盛行籤緯神學,故書中時見如[久服神仙不死],[主殺鬼],[能行水上]等用詞,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捨棄不用的. 本書所引用的藥物藥性學,都來自歷代的傷寒家,也就是經方家,如陶弘景編錄之[名醫別錄],雷公之[雷公炮製論],唐之名醫甄權對藥性說明,陳藏器的[本草拾遺],孟銑的[食療本草],王好古(1200~1264),字進之,號海藏老人,元代越州人,其著有[湯液本草],其好經方,善用硫磺,附子,肉桂,乾薑,烏頭,桂枝,麻黃,甘遂,芫花,大戟等峻藥,清唐容川的[本草問答]等等,千年以來溫病與傷寒之爭論不休,由於二派所認定的藥性有所出入,是故選用藥物的方式也大異其趣,劑量多少也完全不同,而張仲景所研究的[胎臚藥錄]早已失傳,經方中的藥物應該都是出自此書,我們除了在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與千金翼方二書中可以略窺一二外,在其他藥典之中實在無法找出關於[胎臚藥錄]的藥性解說,因此現代有志研習經方的中醫們,想更了解經方之中的每味藥性,唯一最有效的方式,就是利用傷寒與金匱中的處方方向與使用劑量大小,反過來推知這些藥物在東漢時期[胎臚藥錄]一書對於藥性的說明了,然而此法必須要非常了解黃帝內經的素問與靈樞,八十一難,與陰陽大論,才有可能將這[胎臚藥錄]重新還其原貌. 由於原神農本草經中之藥物,有些已經無人識得,有些不切實際,我將之保留不做說明,同學們可以自行查看市面上的有關本草藥性的說明,於此同時我增加在傷寒金匱中張仲景所使用之藥物,這些藥物並不見於原神農本草經中,但是必然出現在[胎臚藥錄]之中,我將以我對傷寒金匱中處方內的每味藥所理解的藥性,為之補強說明,希望後來之學者能將之發揚光大,更加能夠增潤本書的內容. 經方是依據神農本草經的藥性解說而來的,當大家研習完神農本草經後,就具備了研究經方的能力,我將於年底時帶領大家進入經方的領域,也就是傷寒論,明年中將進入最後階段就是金匱了,大家學習理論完成後,我將安排人紀班學員到美國來跟我臨床,大家輪流來,正在上班中的學員們可以安排自己的年假來我這跟診,每次以五至六人為限,如此我就可以顧慮到每一位學員的一定程度,我會協助大家解決住宿與車輛等問題,在我退休之前,我將盡我所有力量訓練大家成為經方家,最高目標是大家都能做到針灸的立竿見影之效,與經方的一劑知,二劑已,使真正正統中醫得以發揚光大,為我炎黃子孫的未來打造出一個最美好最開心的世界,讓真正正統中華文化得到傳承,以不負我們祖先的心血所在. 值此魔強法弱的時代,經方已經如同奄奄一息的微火一般,隨時都會消失的,希望我選出的人紀班學員,能將之傳承下去,世世代代都不讓它們再次的被淹滅. 09/15/2006,神農本草經的後製工作即將於九月底完成,然後再加約二週的工廠複製工作,有意購買的同學請注意這裡,我將隨時提供最新消息給大家,購買方式跟以前一樣,傳真號碼相同,書籍與DVD一旦完成就會立刻通知大家。
(節錄)

沒有留言: